21年春东财《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综合作业[答案]满分答案
东财《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综合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三个阶段的是( )。
A.人的依赖关系
B.物的依赖性
C.共产主义社会
D.个人全面发展
正确答案:-----
2.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是( )。
A.GIP
B.CIP
C.GDP
正确答案:-----
D.CCP
正确答案:-----
3.下列对1978年到2008年的社会转型描述错误的是( )。
A.以经济个人主义为取向
B.以市场社会主义为取向
C.改革中涉及中央集权
D.改革中主张地方分权
正确答案:-----
4.所有被哄抢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 )。
A.廉价
B.短缺
C.实用性强
D.数量大
正确答案:-----
5.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正确答案:-----
6.儒学中人与人在世俗生活中应该恪守的基本准则是( )。
A.仁
B.义
C.信
D.智
正确答案:-----
7.马克思关于商品社会不可跳跃的思想前后不一致与他后来成为( )有关。
A.哲学家
B.社会学家
C.革命家
D.教育家
正确答案:-----
8.( )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公地悲剧。
A.制定严格法律
B.提高农民教育水平
C.由警察监督
D.有效的制度设计
正确答案:-----
9.根据克拉克原则,一定量的劳动在( )行业得到的收入最高。
A.农业
B.服务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正确答案:-----
10.从1950年到2010年间的经济增长中,经济增长率最低的是( )。
A.1958年
B.1960年
C.1961年
D.1975年
正确答案:-----
21年春东财《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综合作业[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1.中国社会的第二次转型取得的成就要大于问题。
12.中国的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是因为共产党执政以来一直都在忽视民生问题。
13.金融危机不是人导致的是金融衍生品导致的。
14.司法调解在解决转型期社会矛盾方面效果明显。
1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
16.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八位。
17.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增强企业活力。
21.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还没有超过国际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
正确答案:-----
19.在宏观调控中应当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
20.人民公社运动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21.公权力在任何场合当做私权去交易的都是腐败。
22.亚当斯密的实验结果表明人是性本恶的。
23.计划和市场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24.在通货膨胀期间,正好可以进行价格改革。
25.失业是效率降低的结果。
21年春东财《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综合作业[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东财《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在线作业二-0008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70 分)
1.技术进步和增加资本投入对我国农业粮食产量的贡献起到了怎么样的影响?
A.使产量提高的18%
B.使产量提高的40%
C.使产量提高的31%
D.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体制内的改革重要集中在:
A.放开经营权
B.保留所有权
C.放开所有权
D.增强控制权
3.中国经济会持续较长时间的高增长一个重要判断依据是什么?
A.国家人口多少
B.地区和城乡关系
C.社会技术水平
D.社会文化程度
4.所有被哄抢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
A.短缺
B.数量大
C.实用性强
D.廉价
5.基本公共品的基本分配原则是什么?
A.公平均匀
B.按人数分配
C.按资本多少分配
D.按受教育程度分配
6.儒学中人与人在世俗生活中应该恪守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A.义
B.仁
C.信
D.智
7.下列对第四次社会转型的价值走向描述正确的是:
A.全面改善微观基础
B.全面改善结构性冲突
C.全面建构结构性管理体系
D.以上都有
8.上海房地产买卖双发出现僵持状态,但是卖房者等待的成本要比买房者高是因为什么?
A.国家政策调控
B.房屋具有时间价值
C.房价下降
D.银行的借贷利息高
9.商品市场的主体是()
A.参与商品交换的卖者和买者
B.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
C.市场上流通的各类商品
D.各类工业企业与农业企业
10.罗斯福新政在1936年获得的很好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A.恩格尔系数通论
B.凯恩斯就业,信息与货币通论
C.亚当斯密理论
D.马恩斯理论
二、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1.方舟子抓住名人是为了维护网络的社会效应,增强方舟子的影响力。
12.没有哪个国家的政治是市场化的。
13.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
14.农村社会化服务业,这适合所有地区
15.1993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指数和污染指数保持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