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B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6 道试题,共 72 分)
1.香水洒多了,闻不到香味,这是( )。
A.对比现象
B.嗅觉适应
C.味觉适应
D.肤觉适应
正确答案:C
2.有的儿童3岁就能很好地辨别左右方位,而有的儿童直到6岁才能正确辨别出左右方位,这说明不同儿童之间( )。
A.是有智力超常和弱智之分的
B.有的儿童的某些心理能够发展,有的儿童则不能
C.心理水平存在本质的不同
D.在发展速度上存在个别差异
正确答案:A
3.幼儿学会了5+2=7后,不经过进一步学习,不知道2+5=7,这说明幼儿( )。
A.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进行理解
B.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C.不能客观地理解事物
D.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正确答案:D
4.解决问题有两种基本策略:算法式策略与()
A.搜索式策略
B.启发式策略
C.探究策略
D.脑图策略
正确答案:A
5.当物体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现象称为( )。
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蜷缩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正确答案:B
6.将“2705”记为“两栖动物”,可记得更牢,这说明( )。
正确答案:C
A.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互独立的
B.机械记忆可渗透到意义记忆中
C.意义记忆可渗透到机械记忆中
D.机械记忆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正确答案:A
7.以下不属于幼儿期性格典型特点的是( )。
A.活泼好动
B.独立性强
C.好奇好问
D.模仿性强
正确答案:D
8.自然实验法的特点是( )。
A.所有实验条件是严格控制的
B.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些条件是受控制的
C.在儿童的正常生活条件中观察其行为
D.根据一定的实验项目和量表,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别
正确答案:B
9.1岁左右的孩子常常用“嘀嘀”一词代表汽车,还用“嘀嘀”代表去坐车,说明他对“嘀嘀”一词的理解是( )。
正确答案:C
A.非常具体的
B.笼统的
C.错误的
D.表面的
正确答案:C
10.视知觉已经有( )参与。
A.记忆
B.思维
C.经验
D.想像
正确答案:B
11.儿童处于由不会分类向开始发展初步分类能力的过渡时期是在( )。
A.4岁
B.5~6岁
C.5岁半~6岁半
D.6岁以后
正确答案:D
12.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在某 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A.关键期
B.原始期
C.最近发展区
D.最佳期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A
13.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 、维持、调整
A.启发
B.灌输
C.指向
D.调动
正确答案:B
14.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
A.直观性
B.行动性
C.具体形象性
D.抽象逻辑性
正确答案:A
15.()又称达尔文反射。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
A.吮吸反射
B.眨眼反射
C.怀抱反射
D.抓握反射
正确答案:A
16.()是指通过强化每一个小的进步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的方法。
A.练习律
B.反应律
C.塑造
D.同化律
正确答案:D
17.当幼儿说出:“我看见了一只黑色的小白兔”时,我们应该认为( )。
正确答案:C
A.她在说谎
B.她的思维内容是形象性的
C.她的记忆出现了错误
D.她还不具备思维能力
正确答案:B
21.()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掌握别人的经验。
正确答案:C
A.游戏
B.活动
C.劳动
D.模仿
正确答案:B
19.插图可以使儿童理解文学作品的水平有所提高。是因为( )。
A.幼儿常常只能理解图画中最突出的人物
B.幼儿常常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
C.幼儿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D.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常受到其情感态度的影响
正确答案:C
20.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⑴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⑵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⑶让学生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归因;()
A.(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B.(4)确定问题所在
C.(4)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方法
D.(4)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活动
正确答案:D
21.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先学前期
D.学龄期
正确答案:B
22.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儿童( )开始真正形成的。
A.3岁以后
B.1岁以前
C.6、7岁时
D.2岁左右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