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一体化 50040 比较文学概论 网上在线形考作业
1.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被称为国别文学研究。
对 错
A
2.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逻辑学范式之外,现象学学范式也得到了发展。
对 错
A
3.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的关键之一就是交流。
对 错
4.注重从他者反观自身的理论已逐渐为广大理论界所接受,并为多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 错
5.“啊!我多么希望有什么神明能赐我们一种才能,可使我们能以别人的眼光来审查自我!”这段话出自英国著名诗人拜伦。
对 错
6.“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互相明亮”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互动认知的思维方式。
对 错
7.1984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对 错
8.《比较文学史》的作者是英国的洛里哀。
对 错
9.《中西文化比较》是英国哲学家罗素在1922年发表的文章。
对 错
10.早在十八世纪初期,法国就有人使用“比较文学”这个词。
对 错
11.传统文学研究是通过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种途径来进行的。
对 错
12.比较文学是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各种关系的学科。
对 错
13.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多方位、动态性的特点。
对 错
14.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指比较文学除研究文学间的种种现象之外,还研究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联系。
对 错
15.“世界文学”的概念,最早是由康德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也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这个概念。
对 错
16.“需要了解是比较诗学之母”,这句话是英国学者孟而康提出的。
对 错
17.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认同和离异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对 错
21.20世纪后半叶,人类正在进入一个ABC文化转型时期。促进这种文化转型的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变。
对 错
19.“文化离异”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是文化转型时期,它以纵向开拓为特征。
对 错
20.日本“月亮诗人”是指明惠上人,他写月亮只是动情地表达与月亮的亲密,而我国诗人李商隐写“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苍天夜夜心”,则是表现追求永恒与孤独寂寞之间的哲理。
对 错
21.解释什么是虚静。
“虚静”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其源头最早可追溯到老庄道家思想,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分)庄子曰“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后来的陆机、朱熹则就明确地从创作论层面上阐说了虚静观。陆机在讲艺术构思时强调“收视反听,耽思旁讯”,虚静观对文学创作方式强调的是由内而外,虚静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自内而外地不受干扰地纵情想象万象万物,做到“神与物游”,“意静神旺”正如苏轼所说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1分)
22.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划分是指什么?举例说明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文学研究的两个不同层次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和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2分)这两个层次之间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例如文学理论不仅可以进行某一国的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可以进行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也可以对某一文艺理论问题,从世界的角度进行总体性的研究。无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都有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方面的内容。(5分)
23.什么是比较文学的“互补”,它的内涵包含了几部分的内容?
比较文学工作者一方面深入了解他种文化的文学,一方面又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吸收营养,谋求ABC发展。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1分)互补包括(1)在与他者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自身的特点;(1分)(2)互补是指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但决不是不把对方变成和自己一样,也不是把自己变得和对方一样;(1分)(3)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或误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因而获得对该文本全ABC诠释和理解,是一种“双向阐释”;(1分)(4)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之后,得到了ABC生长和发展。(1分)
24.试论述钱钟书《管锥篇》在比较文学领域的价值。
1、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篇》和《诗可以怨》、《通感》等文章的发表;(1分)2、《管锥篇》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坚信“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渗透,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串着不同的学科。”(2分)3、《管锥篇》总结了许多文艺共同规律,但没有一条是从纯粹抽象、推理得出而脱离了艺术实践的。(2分)4、《管锥篇》突破了各种学术界限,打通了全部文艺领域,以寻求共同的“文心”和“诗心”,此外,关于各个时代各地域之间文学的实际联系,这本巨著也给予了一定的注意。(2分)5、《管锥篇》很多篇幅进行了以西方文艺理论阐明中国文艺现象和以中国文艺理论阐发西方作品的双向阐发研究。(1分)
25.戴克斯特最重要的贡献是使比较文学成为大学的一门学科。
对 错
26.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研究类型,法国学者为这一研究类型的理论方法的建立做了重要贡献。
对 错
27.泰勒对法国学派提出批评、认为他们对比较文学定义的解释比较狭隘。
对 错
28.文类学的研究对象是按组织和结构所形成的特殊的文学形态来分类的。
对 错
29.《文心雕龙》在文类学上的重大贡献,不仅是建立了三十四种文类的系统,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系统之外,创造性地提出了“体性”的ABC研究层面。
对 错
30.由于术语、概念、欣赏习惯、心理结构、哲学体系的不同,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是比较文学中最困难的课题。
对 错
31.歌德强调艺术家作为主体,“必须使自己与对象完全融合在一起,根据他的心情和想象的内在生命去造成艺术的体现。”
对 错
32.周树人综合了他所接触到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提出应该建设一种真正的“人的文学”。
对 错
33.自我小说流派的发难之作是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
对 错
34.西方美学讨论各门艺术的不同是从模仿这一根本点出发的。
对 错
35.巴登斯贝格是第一个系统地采用严密的考证方法研究外国文学对法国文学影响的学者。
对 错
36.比较文学是从世界的角度以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
对 错
37.“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对 错
38.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
对 错
39.中西文论都承认文学有模仿或反映世界,提高人们认识的功能。因此,中西诗学在这方面的认识,应该说取得了完全的一致。
对 错
40.将作者——作品——读者这一以作品为中介、构成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的复杂过程作为一个具有多向关系的总的系统来考察,实际上与只限于考察某一局部或者局部关系,其结论往往是完全一样的。
对 错
41.阿尔蒙多•尼兹是意大利的著名比较文学家,他针对洛里哀的“大混合体”文学趋势的观点,写了《作为“非殖民化”学科的比较文学》一文。
对 错
42.过去常有人把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简化为平行研究,把美国学派简化为影响研究。
对 错
43.比较文学的形成是以2177年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2186年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出版以及2197年第一次比较文学讲座的设立为标志的。
对 错
44.梵•第根是第一个全面阐述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人。
对 错
45.解释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强化。它包括经济体制一体化、科学技术的规范化和信息的网络化。“全球化”对往昔的“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概念构成了挑战,提出了ABC课题。(1分)也就是说许多中家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既要积极与域外文化交流,又要保持自己文学的传统。(1分)
46.举例简要说明文学影响的一般过程。
文学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它首先往往发端于一种心理或思想的启发,某种外来的东西突然照亮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而给予一种解决的ABC可能。除文学方面的启发外,对作者思想方面的启发也很重要。 (2分) 如果说“启发“往往是在寻求中不自觉的偶然相遇,那么影响的第二步“促进”,就是有意识地寻求、理解和加强。“促进”之后,会有一个认同的过程。(1分)“消化变形”是文学影响中必不可少的。文学影响最后要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因此“启发—促进—认同—消化变形—艺术表现”是文学影响的全过程。不过实际的文学影响,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为其中的某些环节。(1分)举例得1分。
47.简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间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包括自然人体),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群体和个人主观意志感情,通称人文现象。(1分) 目前存在的两种倾向就充分说明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间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由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长期分离,自然科学的目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离开了人类的生活理想。自然科学离开了人文的目标,离开了为全人类服务的方向,成为少数野心家控制的工具,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危险的。(2分) 第二,由于长期的隔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似乎很难沟通。一部分科学家甚至提出“科学文学”与“人文文化”是两种无法沟通的文化。(2分) 以上要点需适当的展开说明,否则酌情扣分。
48.试论述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
(1)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经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深刻的文化转型。伴随着文化转型,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时期,经济和科技的绝大部分领域正趋向一体化。但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的一体化。文化也不应该一体化。应遏制和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2分) (2)比较文学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遏制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的关键之一是加强生活在不同文化体系内的人们相互沟通,互相理解,从而实现真正的互相尊重。文学从来就是文化沟通和文化对话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比较文学是以沟通不同文化的生命形式和不同的体验形式为己任的。(1分) (3)比较文学有助于扩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的被压缩。扩展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当务之急。比较文学帮助我们找到一条在对比中欣赏各种文学的路径,能够很好地欣赏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精神财富。(1分) (4)比较文学有助于从他人观点更好地理解自己。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来认识自我,很难避免其局限性,人们要更充分地认识自己就需要跳出自身,营造一个距离的空间。比较文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用别人的眼光来审查文学自我的可能。(2分) (5)比较文学是参与和更新世界文学建构的重要途径。比较文学是沟通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这种沟通首先要对自己的特点进行深入理解和重新诠释。这个过程不可能脱离全球化的大形势封闭地进行,而是要针对世界现实来发掘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辉煌的文学宝库能够对当前世界作出怎样的贡献。这个过程将使世界文学建构因各民族文学的参与而发生根本改变,同时又使各民族文学因参与了世界文学的建构,而获得ABC品质。 (2分)答题时要求举例展开分析,否则酌情扣分。
49.1920年,巴登斯贝格创办了法国《比较文学评论》,这份杂志成了法国比较文学的喉舌。
对 错
50.从现代意义的比较文学来说,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可以上溯到2197年,严复和从法国归来的王子仁,合译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一书。
对 错
51.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对 错
52.原型一般是指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
对 错
53.在接受美学看来,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对 错
54.从自我的观点来阐释他者,在从他者的观点来阐释自我,这就是“单向诠释”。
对 错
55.1907年,鲁迅在日本写作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系统地追寻了“摩罗”诗人在欧洲各国的踪迹。
对 错
56.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对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引起了质的变化,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也引起了很大的革新。
对 错
57.关于各门艺术间的差别,西方艺术理论作了很多探索,最著名的是莱辛的《拉奥孔──论绘画和诗歌的界限》。
对 错
58.跃出”一种艺术载体,要求在另一种载体中得到表现的现象,钱钟书称之为“出位之思”,叶维廉则称之为“新媒体”。
对 错
59.严格的说,李白和杜甫的比较研究也属于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围。
对 错
60.朱光潜《文艺心理学》采用的是以某种文学理论阐发另一种文学现象的方式,被称为是阐发研究的方式;而钱钟书《谈艺录》中则采用了跨文化研究的比较文学的研究方式。
对 错
61.欧洲小说的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腊最早的叙事文体“史诗”。
对 错
62.无论从文学体式还是表演形式看,中国古典戏剧与欧洲戏剧的差异都不大。
对 错
63.结构主义的源头可以上溯到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
对 错
64.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显示我国比较文学实绩的是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诗论》和钱钟书的《谈艺录》。
对 错
65.德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是神话和传说,题材与主题史,文学渊源研究占有重要位置。
对 错
66.西德当代比较文学集大成者是吕迪格。他主张用作用概念代替传统的“影响”概念,以避免“实证主义”的嫌疑。
对 错
67.文化外求的三个方向是外求于他种文化、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和外求于他种学科。
对 错
68.东欧唯一译本自成体系的比较文学理论性著作是久里申的《比较文学研究》。
对 错
69.解释什么是接受屏幕。
当作品各作者相接触,首先遭遇的就是读者的“接受屏幕”。(1分)每一个读者都是生活在一个纵的文化历史发展与横的文化接触面构成的坐标之中,正是这一坐标构成了他独特的,由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欣赏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所构成的“接受屏幕”,这一屏幕决定了作品在他心目中哪些可以被接受而发生共鸣,哪些可以激发他的想象力而加以再创造,哪些被排除在外。(1分)
70.翻译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地位如何?
(1) 翻译的最基本的定义是将一种语言的作品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1分 (2) 翻译绝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问题,要充分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底蕴,必须考虑语言需符合接受国的文化习惯。2分 (3) 从更高的意义看,翻译可视为原作生命的延续。翻译使原作产生了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交流的可能,使作品置于ABC现实之中,同时译者的创造性也使原作得到ABC滋润。不仅如此,随着不同时代ABC译作的出现,原作的生命不断得到延伸,从而青春常在。2分
71.美国新批评派强调研究本文(text)的文学性。这种研究方式有什么局限性?为什么?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新批评派强调研究本文,试图把文学研究和周围社会的联系与影响割裂开来。这样做,不仅大大缩小了文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也难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因为文学与社会存在着各方面的联系。(2分) 首先,从“可由文学符号再现”的“世界”,到“作为文字符号储存库的世界”的改变,就是作品产生、形成,并作用于世界的过程,这是一个从社会到社会的过程。(1分)另一方面,作者与读者通过语言进行沟通的过程来看,也离不开作者和读者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像新批评派那样把作品从它赖以存在的“世界”中孤立出来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2分) 以上要点需适当的展开说明,否则酌情扣分。
72.试论述中西小说在结构布局上的差异。
(1)从结构布局上看,中西在小说情节结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小说多是线性结构,强调故事性;而西方小说则多是团块结构,注重场面描写。(3分) (2)从叙述角度上看,中西方的古典小说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人随事转”的过程;中西方小说进入到近、现代成熟期以后,重情节轻人物的倾向开始改变。(3分)举例展开分析(2分)答题时要求举例展开分析,否则酌情扣分。
73.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模仿论、实用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反映论 意志论 文化论 信息论
74.( )的文学观念,后来发展成为西方文学观念的主流理论,统治西方长达两千年。
客观 模仿 实用 体验
75.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表志 表象 表情 表意
76.中国古代文论所涉及的文学文本层面理论,三层面说是指的言、( )、意。
道 儒 释 象
77.文学意向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历史性 独创性 感染性 朦胧性
78.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指意性 独创性 随意性 特殊性
79.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 )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席勒 培根 歌德 蒙田
80.文学写作具有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个人创造与( )特点。
机构制作 集体创造 民间流传 工业制造
8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
文学即文章 文学既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文学即博学
82.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 )
语言层 语音层 意蕴层 形象层 文法层
83.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 )。
客观性 理智性 细节逼真性 象征性 寓意性
84.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 )。
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故事的类型化 文体的流行性 观赏的日常性 文体的模式化
85.日常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 )。
简便快捷 真切生动 易于保存 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86.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文学意境理论,应属晚唐司空图的( )等说法,比较全面地阐释了古代意境的审美特征和内在意蕴。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蕴外之致 味外之旨
87.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
英雄史诗 骑士传奇 神话 寓意 民间故事
88.西方散文的界说与中国散文一样,至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 )。
抒情性 严肃性 模糊性 边缘性
89.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对 错
90.文学的狭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对 错
91.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
对 错
92.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对 错
93.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
对 错
9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对 错
95.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对 错
96.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
对 错
97.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拟想读者 意识形态氛围 个体体验 创作过程
98.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 #)模式。
心理分析批评 语言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文化批评
99.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
观众 情感 文采 文化
100.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模仿论、实用论、变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
反映论 信息论 意志论 语言论
101.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性和( #)。
表意 表象 表情 表志
102.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 #)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物质性 表象性 表情性 意识性
103.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俄国( #)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解构主义 形式主义 新批评 结构主义
104.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历史性 独创性 感染性 朦胧性
105.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 #)。
媒体型 学者型 读者型 学院型
106.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与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括( # )。
学术论文 奇闻异事 畅销书刊 明星掌故
107.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模仿论不同,文学模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模仿,文学表现论则( # )
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 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 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 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模仿
108.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评或审美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 )。
语言形式创新 社会关怀 个性化趣味 观赏的日常性 文体的模式化
109.文学文本层面中的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第一层面,它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 # )。
语音 文法 辞格 语体 衍意
110.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 )。
歌谣 诗歌 散文 流言
111.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 #)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美国 形式主义 俄国 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
112.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 )。
英雄史诗 骑士传奇 神话 寓言 民间故事
113.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把文学文本当做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文化物品来消费。
对 错
114.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
对 错
115.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做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对 错
116.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是相同的。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须华丽、精巧。
对 错
117.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
对 错
121.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语境赋予了文学语言丰富复杂的内在含义。
对 错
119.文学语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对 错
120.( # )是表现主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悲剧 喜剧 正剧 悲喜剧
121.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
人物活动 语言符号 叙述场景 具体形象
122.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集体行为 商业运作 个人创造 历史演绎
123.( # )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审美欣赏型 道德教化型 理性认知型 消遣娱乐型
124.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
一切语言性符号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文章和博学 语言性艺术
125.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文化 观众 文采 情感
126.文学文本始终要在特定社会境遇中开放其意义空间,从而呈现出不确定特征,这恰恰说明了文学文本具有(#)特征。
开放 表象 蕴藉 阅读期待
127.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
表现型 象征型 再现型 创意型
128.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主要包括( # )。
史诗 诗剧 田园诗 故事诗 咏史诗
129.由于批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其思维更加( ## )。
科学化 客观化 规范化 理性化
130.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色彩 语言 线条 形体
131.文学的语境体现在三个方面,应该是(# )。
作者创作的语境 创作出的文本被读者阅读时的语境 文本交流的历史语境 媒体施加影响的阅读境况
132.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模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
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模仿 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奇异性或神秘性 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赋予其中的体验
13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 )。
语言层 形象层 意蕴层 余意层 衍意层
134.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 #)。
客观性 寓意性 细节逼真性 象征性 理智性
135.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评或审美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 )。
语言形式创新 社会关怀 个性化趣味 观赏的日常性 文体的模式化
136.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对 错
137.读者与跨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情形。
对 错
138.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对 错
139.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
对 错
140.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
对 错
141.在文学中,语言通常被视为最基本的“媒介”。
对 错
142.作者的文学写作活动必须高度重视媒介、并最终呈现为( #)形式。
文字 语言 表现 媒介
143.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车尔尼雪夫斯基 高尔基 巴赫金 什可洛夫斯基
144.( #)是表现主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悲剧 喜剧 正剧 悲喜剧
145.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人物 语言 细节 情节
146.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个人创造 商业运作 集体行为 历史演绎
147.俄国形式主义把艺术( #)看成是文学作品中高于一切的东西。
内容 形象 形式 结构
148.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模仿论、实用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
反映论 意志论 文化论 信息论
149.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和“(#)”。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佛学 诗学 文学 神学
150.文学媒介可以分为( #)。
书写媒介 承载媒介 印刷媒介 传达媒介
151.意境理论是一种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 #)。
较为单纯 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呈现空灵的追求 显得意味多样
152.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
英雄史诗 骑士传奇 神话 寓言 民间故事
153.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
省略 减缓 概略 停顿
154.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 #)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色彩 语言 线条 形体
155.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作品、和( )。
艺术家 观众 语言 情感 符号
156.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 # )。
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故事的类型化 文体的流行性 观赏的日常性 文体的模式化
157.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
对 错
158.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对 错
159.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
对 错
160.高雅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商业化的创作行为。
对 错
161.文学阅读的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
对 错
162.要对文学批评对象做主科学评价,就要善于抓住对象的共性特点以找到展开批评的突破口。
对 错
163.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对 错
164.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被称为国别文学研究。
对 错
165.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逻辑学范式之外,现象学学范式也得到了发展。
对 错
166.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的关键之一就是交流。
对 错
167.注重从他者反观自身的理论已逐渐为广大理论界所接受,并为多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 错
168.“啊!我多么希望有什么神明能赐我们一种才能,可使我们能以别人的眼光来审查自我!”这段话出自英国著名诗人拜伦。
对 错
169.“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互相明亮”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互动认知的思维方式。
对 错
170.1984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对 错
171.《比较文学史》的作者是英国的洛里哀。
对 错
172.《中西文化比较》是英国哲学家罗素在1922年发表的文章。
对 错
173.早在十八世纪初期,法国就有人使用“比较文学”这个词。
对 错
174.传统文学研究是通过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种途径来进行的。
对 错
175.比较文学是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各种关系的学科。
对 错
176.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多方位、动态性的特点。
对 错
177.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指比较文学除研究文学间的种种现象之外,还研究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联系。
对 错
178.“世界文学”的概念,最早是由康德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也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这个概念。
对 错
179.“需要了解是比较诗学之母”,这句话是英国学者孟而康提出的。
对 错
210.文化的发展,总是通过认同和离异两种作用来进行的。
对 错
211.20世纪后半叶,人类正在进入一个ABC文化转型时期。促进这种文化转型的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变。
对 错
212.“文化离异”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是文化转型时期,它以纵向开拓为特征。
对 错
213.日本“月亮诗人”是指明惠上人,他写月亮只是动情地表达与月亮的亲密,而我国诗人李商隐写“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苍天夜夜心”,则是表现追求永恒与孤独寂寞之间的哲理。
对 错
214.解释什么是虚静。
“虚静”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其源头最早可追溯到老庄道家思想,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分)庄子曰“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后来的陆机、朱熹则就明确地从创作论层面上阐说了虚静观。陆机在讲艺术构思时强调“收视反听,耽思旁讯”,虚静观对文学创作方式强调的是由内而外,虚静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自内而外地不受干扰地纵情想象万象万物,做到“神与物游”,“意静神旺”正如苏轼所说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1分)
215.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划分是指什么?举例说明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文学研究的两个不同层次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和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2分)这两个层次之间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例如文学理论不仅可以进行某一国的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可以进行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也可以对某一文艺理论问题,从世界的角度进行总体性的研究。无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都有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方面的内容。(5分)
216.什么是比较文学的“互补”,它的内涵包含了几部分的内容?
比较文学工作者一方面深入了解他种文化的文学,一方面又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吸收营养,谋求ABC发展。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1分)互补包括(1)在与他者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自身的特点;(1分)(2)互补是指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但决不是不把对方变成和自己一样,也不是把自己变得和对方一样;(1分)(3)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或误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因而获得对该文本全ABC诠释和理解,是一种“双向阐释”;(1分)(4)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之后,得到了ABC生长和发展。(1分)
217.试论述钱钟书《管锥篇》在比较文学领域的价值。
1、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篇》和《诗可以怨》、《通感》等文章的发表;(1分)2、《管锥篇》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坚信“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渗透,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串着不同的学科。”(2分)3、《管锥篇》总结了许多文艺共同规律,但没有一条是从纯粹抽象、推理得出而脱离了艺术实践的。(2分)4、《管锥篇》突破了各种学术界限,打通了全部文艺领域,以寻求共同的“文心”和“诗心”,此外,关于各个时代各地域之间文学的实际联系,这本巨著也给予了一定的注意。(2分)5、《管锥篇》很多篇幅进行了以西方文艺理论阐明中国文艺现象和以中国文艺理论阐发西方作品的双向阐发研究。(1分)
218.戴克斯特最重要的贡献是使比较文学成为大学的一门学科。
对 错
219.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研究类型,法国学者为这一研究类型的理论方法的建立做了重要贡献。
对 错
190.泰勒对法国学派提出批评、认为他们对比较文学定义的解释比较狭隘。
对 错
191.文类学的研究对象是按组织和结构所形成的特殊的文学形态来分类的。
对 错
192.《文心雕龙》在文类学上的重大贡献,不仅是建立了三十四种文类的系统,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系统之外,创造性地提出了“体性”的ABC研究层面。
对 错
193.由于术语、概念、欣赏习惯、心理结构、哲学体系的不同,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是比较文学中最困难的课题。
对 错
194.歌德强调艺术家作为主体,“必须使自己与对象完全融合在一起,根据他的心情和想象的内在生命去造成艺术的体现。”
对 错
195.周树人综合了他所接触到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提出应该建设一种真正的“人的文学”。
对 错
196.自我小说流派的发难之作是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
对 错
197.西方美学讨论各门艺术的不同是从模仿这一根本点出发的。
对 错
198.巴登斯贝格是第一个系统地采用严密的考证方法研究外国文学对法国文学影响的学者。
对 错
199.比较文学是从世界的角度以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
对 错
200.“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对 错
201.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
对 错
202.中西文论都承认文学有模仿或反映世界,提高人们认识的功能。因此,中西诗学在这方面的认识,应该说取得了完全的一致。
对 错
203.将作者——作品——读者这一以作品为中介、构成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的复杂过程作为一个具有多向关系的总的系统来考察,实际上与只限于考察某一局部或者局部关系,其结论往往是完全一样的。
对 错
204.阿尔蒙多•尼兹是意大利的著名比较文学家,他针对洛里哀的“大混合体”文学趋势的观点,写了《作为“非殖民化”学科的比较文学》一文。
对 错
205.过去常有人把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简化为平行研究,把美国学派简化为影响研究。
对 错
206.比较文学的形成是以2177年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2186年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出版以及2197年第一次比较文学讲座的设立为标志的。
对 错
207.梵•第根是第一个全面阐述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人。
对 错
208.解释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强化。它包括经济体制一体化、科学技术的规范化和信息的网络化。“全球化”对往昔的“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概念构成了挑战,提出了ABC课题。(1分)也就是说许多中家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既要积极与域外文化交流,又要保持自己文学的传统。(1分)
209.举例简要说明文学影响的一般过程。
文学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它首先往往发端于一种心理或思想的启发,某种外来的东西突然照亮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而给予一种解决的ABC可能。除文学方面的启发外,对作者思想方面的启发也很重要。 (2分) 如果说“启发“往往是在寻求中不自觉的偶然相遇,那么影响的第二步“促进”,就是有意识地寻求、理解和加强。“促进”之后,会有一个认同的过程。(1分)“消化变形”是文学影响中必不可少的。文学影响最后要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因此“启发—促进—认同—消化变形—艺术表现”是文学影响的全过程。不过实际的文学影响,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为其中的某些环节。(1分)举例得1分。
210.简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间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包括自然人体),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群体和个人主观意志感情,通称人文现象。(1分) 目前存在的两种倾向就充分说明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间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由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长期分离,自然科学的目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离开了人类的生活理想。自然科学离开了人文的目标,离开了为全人类服务的方向,成为少数野心家控制的工具,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危险的。(2分) 第二,由于长期的隔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似乎很难沟通。一部分科学家甚至提出“科学文学”与“人文文化”是两种无法沟通的文化。(2分) 以上要点需适当的展开说明,否则酌情扣分。
211.试论述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
(1)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经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深刻的文化转型。伴随着文化转型,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时期,经济和科技的绝大部分领域正趋向一体化。但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的一体化。文化也不应该一体化。应遏制和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2分) (2)比较文学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遏制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的关键之一是加强生活在不同文化体系内的人们相互沟通,互相理解,从而实现真正的互相尊重。文学从来就是文化沟通和文化对话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比较文学是以沟通不同文化的生命形式和不同的体验形式为己任的。(1分) (3)比较文学有助于扩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的被压缩。扩展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当务之急。比较文学帮助我们找到一条在对比中欣赏各种文学的路径,能够很好地欣赏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精神财富。(1分) (4)比较文学有助于从他人观点更好地理解自己。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来认识自我,很难避免其局限性,人们要更充分地认识自己就需要跳出自身,营造一个距离的空间。比较文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用别人的眼光来审查文学自我的可能。(2分) (5)比较文学是参与和更新世界文学建构的重要途径。比较文学是沟通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这种沟通首先要对自己的特点进行深入理解和重新诠释。这个过程不可能脱离全球化的大形势封闭地进行,而是要针对世界现实来发掘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辉煌的文学宝库能够对当前世界作出怎样的贡献。这个过程将使世界文学建构因各民族文学的参与而发生根本改变,同时又使各民族文学因参与了世界文学的建构,而获得ABC品质。 (2分)答题时要求举例展开分析,否则酌情扣分。
212.1920年,巴登斯贝格创办了法国《比较文学评论》,这份杂志成了法国比较文学的喉舌。
对 错
213.从现代意义的比较文学来说,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可以上溯到2197年,严复和从法国归来的王子仁,合译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一书。
对 错
214.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对 错
215.原型一般是指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
对 错
216.在接受美学看来,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对 错
217.从自我的观点来阐释他者,在从他者的观点来阐释自我,这就是“单向诠释”。
对 错
221.1907年,鲁迅在日本写作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系统地追寻了“摩罗”诗人在欧洲各国的踪迹。
对 错
219.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对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引起了质的变化,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也引起了很大的革新。
对 错
220.关于各门艺术间的差别,西方艺术理论作了很多探索,最著名的是莱辛的《拉奥孔──论绘画和诗歌的界限》。
对 错
221.跃出”一种艺术载体,要求在另一种载体中得到表现的现象,钱钟书称之为“出位之思”,叶维廉则称之为“新媒体”。
对 错
222.严格的说,李白和杜甫的比较研究也属于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围。
对 错
22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采用的是以某种文学理论阐发另一种文学现象的方式,被称为是阐发研究的方式;而钱钟书《谈艺录》中则采用了跨文化研究的比较文学的研究方式。
对 错
224.欧洲小说的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腊最早的叙事文体“史诗”。
对 错
225.无论从文学体式还是表演形式看,中国古典戏剧与欧洲戏剧的差异都不大。
对 错
226.结构主义的源头可以上溯到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
对 错
227.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显示我国比较文学实绩的是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诗论》和钱钟书的《谈艺录》。
对 错
228.德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是神话和传说,题材与主题史,文学渊源研究占有重要位置。
对 错
229.西德当代比较文学集大成者是吕迪格。他主张用作用概念代替传统的“影响”概念,以避免“实证主义”的嫌疑。
对 错
230.文化外求的三个方向是外求于他种文化、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和外求于他种学科。
对 错
231.东欧唯一译本自成体系的比较文学理论性著作是久里申的《比较文学研究》。
对 错
232.解释什么是接受屏幕。
当作品各作者相接触,首先遭遇的就是读者的“接受屏幕”。(1分)每一个读者都是生活在一个纵的文化历史发展与横的文化接触面构成的坐标之中,正是这一坐标构成了他独特的,由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欣赏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所构成的“接受屏幕”,这一屏幕决定了作品在他心目中哪些可以被接受而发生共鸣,哪些可以激发他的想象力而加以再创造,哪些被排除在外。(1分)
233.翻译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地位如何?
(1) 翻译的最基本的定义是将一种语言的作品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1分 (2) 翻译绝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问题,要充分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底蕴,必须考虑语言需符合接受国的文化习惯。2分 (3) 从更高的意义看,翻译可视为原作生命的延续。翻译使原作产生了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交流的可能,使作品置于ABC现实之中,同时译者的创造性也使原作得到ABC滋润。不仅如此,随着不同时代ABC译作的出现,原作的生命不断得到延伸,从而青春常在。2分
234.美国新批评派强调研究本文(text)的文学性。这种研究方式有什么局限性?为什么?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新批评派强调研究本文,试图把文学研究和周围社会的联系与影响割裂开来。这样做,不仅大大缩小了文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也难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因为文学与社会存在着各方面的联系。(2分) 首先,从“可由文学符号再现”的“世界”,到“作为文字符号储存库的世界”的改变,就是作品产生、形成,并作用于世界的过程,这是一个从社会到社会的过程。(1分)另一方面,作者与读者通过语言进行沟通的过程来看,也离不开作者和读者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像新批评派那样把作品从它赖以存在的“世界”中孤立出来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2分) 以上要点需适当的展开说明,否则酌情扣分。
235.试论述中西小说在结构布局上的差异。
(1)从结构布局上看,中西在小说情节结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小说多是线性结构,强调故事性;而西方小说则多是团块结构,注重场面描写。(3分) (2)从叙述角度上看,中西方的古典小说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人随事转”的过程;中西方小说进入到近、现代成熟期以后,重情节轻人物的倾向开始改变。(3分)举例展开分析(2分)答题时要求举例展开分析,否则酌情扣分。
236.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模仿论、实用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反映论 意志论 文化论 信息论
237.( )的文学观念,后来发展成为西方文学观念的主流理论,统治西方长达两千年。
客观 模仿 实用 体验
238.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表志 表象 表情 表意
239.中国古代文论所涉及的文学文本层面理论,三层面说是指的言、( )、意。
道 儒 释 象
240.文学意向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历史性 独创性 感染性 朦胧性
241.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指意性 独创性 随意性 特殊性
242.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 )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席勒 培根 歌德 蒙田
243.文学写作具有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个人创造与( )特点。
机构制作 集体创造 民间流传 工业制造
244.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
文学即文章 文学既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文学即博学
245.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 )
语言层 语音层 意蕴层 形象层 文法层
246.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 )。
客观性 理智性 细节逼真性 象征性 寓意性
247.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 )。
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故事的类型化 文体的流行性 观赏的日常性 文体的模式化
248.日常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 )。
简便快捷 真切生动 易于保存 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249.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文学意境理论,应属晚唐司空图的( )等说法,比较全面地阐释了古代意境的审美特征和内在意蕴。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蕴外之致 味外之旨
250.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
英雄史诗 骑士传奇 神话 寓意 民间故事
251.西方散文的界说与中国散文一样,至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 )。
抒情性 严肃性 模糊性 边缘性
252.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对 错
253.文学的狭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对 错
254.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
对 错
255.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
对 错
256.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
对 错
257.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对 错
258.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对 错
259.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
对 错
260.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拟想读者 意识形态氛围 个体体验 创作过程
261.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 #)模式。
心理分析批评 语言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文化批评
26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
观众 情感 文采 文化
263.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模仿论、实用论、变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
反映论 信息论 意志论 语言论
264.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性和( #)。
表意 表象 表情 表志
265.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 #)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物质性 表象性 表情性 意识性
266.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俄国( #)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解构主义 形式主义 新批评 结构主义
267.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历史性 独创性 感染性 朦胧性
268.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 #)。
媒体型 学者型 读者型 学院型
269.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与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括( # )。
学术论文 奇闻异事 畅销书刊 明星掌故
270.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模仿论不同,文学模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模仿,文学表现论则( # )
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 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 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 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模仿
271.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评或审美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 )。
语言形式创新 社会关怀 个性化趣味 观赏的日常性 文体的模式化
272.文学文本层面中的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第一层面,它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 # )。
语音 文法 辞格 语体 衍意
273.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 )。
歌谣 诗歌 散文 流言
274.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 #)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美国 形式主义 俄国 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
275.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 )。
英雄史诗 骑士传奇 神话 寓言 民间故事
276.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把文学文本当做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文化物品来消费。
对 错
277.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
对 错
278.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做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对 错
279.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是相同的。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须华丽、精巧。
对 错
280.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
对 错
281.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语境赋予了文学语言丰富复杂的内在含义。
对 错
282.文学语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对 错
283.( # )是表现主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悲剧 喜剧 正剧 悲喜剧
284.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
人物活动 语言符号 叙述场景 具体形象
285.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集体行为 商业运作 个人创造 历史演绎
286.( # )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审美欣赏型 道德教化型 理性认知型 消遣娱乐型
287.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
一切语言性符号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文章和博学 语言性艺术
288.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文化 观众 文采 情感
289.文学文本始终要在特定社会境遇中开放其意义空间,从而呈现出不确定特征,这恰恰说明了文学文本具有(#)特征。
开放 表象 蕴藉 阅读期待
290.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
表现型 象征型 再现型 创意型
291.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主要包括( # )。
史诗 诗剧 田园诗 故事诗 咏史诗
292.由于批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其思维更加( ## )。
科学化 客观化 规范化 理性化
293.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色彩 语言 线条 形体
294.文学的语境体现在三个方面,应该是(# )。
作者创作的语境 创作出的文本被读者阅读时的语境 文本交流的历史语境 媒体施加影响的阅读境况
295.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模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
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模仿 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奇异性或神秘性 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赋予其中的体验
296.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 )。
语言层 形象层 意蕴层 余意层 衍意层
297.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 #)。
客观性 寓意性 细节逼真性 象征性 理智性
298.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评或审美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 )。
语言形式创新 社会关怀 个性化趣味 观赏的日常性 文体的模式化
299.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对 错
300.读者与跨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情形。
对 错
301.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对 错
302.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
对 错
303.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
对 错
304.在文学中,语言通常被视为最基本的“媒介”。
对 错
305.作者的文学写作活动必须高度重视媒介、并最终呈现为( #)形式。
文字 语言 表现 媒介
306.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车尔尼雪夫斯基 高尔基 巴赫金 什可洛夫斯基
307.( #)是表现主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悲剧 喜剧 正剧 悲喜剧
308.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人物 语言 细节 情节
30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个人创造 商业运作 集体行为 历史演绎
310.俄国形式主义把艺术( #)看成是文学作品中高于一切的东西。
内容 形象 形式 结构
31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模仿论、实用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
反映论 意志论 文化论 信息论
312.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和“(#)”。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佛学 诗学 文学 神学
313.文学媒介可以分为( #)。
书写媒介 承载媒介 印刷媒介 传达媒介
314.意境理论是一种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 #)。
较为单纯 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呈现空灵的追求 显得意味多样
315.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
英雄史诗 骑士传奇 神话 寓言 民间故事
316.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
省略 减缓 概略 停顿
317.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 #)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色彩 语言 线条 形体
32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作品、和( )。
艺术家 观众 语言 情感 符号
319.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 # )。
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故事的类型化 文体的流行性 观赏的日常性 文体的模式化
320.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
对 错
321.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
对 错
322.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
对 错
323.高雅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商业化的创作行为。
对 错
324.文学阅读的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
对 错
325.要对文学批评对象做主科学评价,就要善于抓住对象的共性特点以找到展开批评的突破口。
对 错
326.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
对 错
新疆一体化 50040 比较文学概论 网上在线形考作业国开电大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新疆一体化 50040 比较文学概论 网上在线形考作业[答案]相关练习题:
John is ( ) experienced at training than Mary is.
1941年5月,毛泽东在( )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
在Sheet4中进行单变量分析,计算出相应的月还款额(单位:元),并将计算结果设置为货币格式,保留2位小数。(10分)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8254的一个计数器应工作在下列哪种方式时,不能产生连续负脉冲( )
40.? SQL语言是()语言。
《唐?璜》真正的主人公是:
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美誉的江南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江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18个院(系),共60个本科专业,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教学质量优异,办学效益显著,科研、教学、服务均得到社会公认,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多科性大学。
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 )
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是()。
现行部颁建筑概算定额附录的混凝土配合比是按()拟定的。
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合乎票据法规定的票据,则其( )
根据工件松开控制梯形图下列指令正确的是( )。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的组成人员有( )。
推理是运用事实和数据来得出合乎逻辑或理性的观点.
发展型社会福利是对剩余性福利制度和制度性福利制度的超越。
Demographic indicators show that Americans in the postwar period were more eager than ever to establish families. (语法上正确与否)
审计人员对存货盘点进行监督,取得盘点记录是证明实物的( )。
生产观念产生和流行的客观经济条件是 ()
给同一汽车轮胎打气,使之达到同样的压强。对在冬天和夏天打入轮胎内的空气的质量(设冬天和夏天轮胎的容积相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