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2年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平时作业1[答案怎么获取?]答案
东大22年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平时作业1-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
A.经验论
B.不可知论
C.先验论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正确答案:-----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
A.人可以改变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
C.人可以消灭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正确答案:-----
3.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正确答案:-----
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
5.时势造英雄,说的是( )
A.历史人物会自然出现
B.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C.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
D.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
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正确答案:-----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正确答案:-----
7.“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正确答案:-----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正确答案:-----
8.在资本主义早期,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基本方法是( )
A.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D.平均剩余价值生产
正确答案:-----
9.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正确答案:-----
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正确答案:-----
11.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宗教关系
B.政治关系
C.生产关系
D.家庭关系
正确答案:-----
1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全部内容
正确答案:-----
13.社会存在是指( )
A.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社会环境
正确答案:-----
14.感觉、知觉、表象,它们是( )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正确答案:-----
15.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正确答案:-----
东大22年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平时作业1[答案怎么获取?]多选题答案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说法( )
正确答案:-----
A.是指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是唯心主义的
C.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D.是对意识来源的一种正确解释
正确答案:-----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 )
A.概念
B.表象
C.判断
D.推理
正确答案:-----
2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 )
A.劳动力具有价值
B.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C.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
D.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
正确答案:-----
19.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
正确答案:-----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正确答案:-----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正确答案:-----
20.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 )
A.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B.真理具有客观实在性
C.真理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D.真理能正确地指导实践
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说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22.错误的思想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3.垄断价格的出现意味着价值规律作用的消失。
2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5.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因此实践只是一种主观的活动。
东大22年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平时作业1[答案怎么获取?]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18秋学期(1709、1803、18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全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是( )
A.实用主义哲学的观点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C.科学主义哲学流派的观点
D.人本主义哲学流派的观点
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 )
A.工人劳动自由,劳动成果和资本家共同占有
B.工人和资本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
C.工人的劳动属于自己,劳动成果属于资本家
D.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归资本家占有
4.近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5.文化之间应该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交流态度. 中华文化就是以这样的姿态走向世界的。这里强调(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着矛盾的特殊性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 )
A.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B.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
C.所生产商品价值提高
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7.在资本家工厂生产的商品价值C+V+M中( )
A.C、V、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
B.C、V、M都是转移来的旧价值
C.C、V是转移的旧价值,M是新创造的价值
D.C是转移的旧价值,V、M是新创造的价值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念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人平等
10.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
A.不变资本的比率
B.可变资本的比率
C.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D.所费资本的比率
11.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
A.100%
B.75%
C.50%
D.125%
12.马克思曾批评费尔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而主张唯物主义应该成为ABC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等人的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缺陷是( )
A.否认自然界的物质性
B.否认社会历史的物质性
C.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D.否认唯物主义一元论
13.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 )
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15.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通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 )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
A.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B.是否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C.是否承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是否承认人类有完全认识世界的能力
17.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1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正义者同盟成立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19.两种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交换的原因是( )。
A.它们都有价值
B.它们都有效用
C.它们都有交换价值
D.它们都是劳动产品
20.公孙龙在《白马论》中写道:“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白马非马也。”这一认识错误在于( )
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B.否认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C.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
D.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
21.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们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C.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观
D.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