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D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公共政策评估主要是对( )所进行的评估
A.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
B.公共政策制定者
C.公共政策输出
D.公共政策效果
正确答案:B
2.在国家能力中,构成公共政策财力基础的能力是( )
A.社会抽取能力
B.社会控制能力
C.社会规范能力
D.社会适应能力
正确答案:A
3.评估者为了考察某项公共政策的效果,将两个时间端点,即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各种情况进行对比。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
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正确答案:C
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正确答案:A
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
正确答案:B
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正确答案:B
4.政策执行模型中的“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也称( )
正确答案:C
A.互适模型
B.循环模型
C.综合模型
D.博弈模型
正确答案:B
5.政策宣传在公共政策学概念体系中属于( )
A.核心概念
B.次级概念
C.主要概念
D.边际概念
正确答案:C
6.公共政策的核心特征是( )
A.价值性
B.公共性
C.权威性
D.周期性
正确答案:B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申农
B.维纳
C.贝塔朗非
D.韦伯
正确答案:C
8.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模型是( )
A.理性主义模型
B.混合描模型
C.集团模型
D.渐进主义模型
正确答案:C
9.旧的公共政策由新的公共政策所代替,但所面对的公共政策问题,所要满足的各种需求基本上没有变。产生的新公共政策或者是方法上的变化,或者是操作程序上的更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旧的公共政策所没有解决的社会问题,实现原定的公共政策目标,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D
10.西方国家奉行的“三读”程序属于立法系统中决策程序的( )
正确答案:C
A.提出议案环节
B.审议议案环节
C.通过议案环节
D.公布政策环节
正确答案:C
11.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某项公共政策做出价值判断就是( )
A.政策评估
B.政策变通
C.政策规划
D.政策执行
正确答案:D
12.预测性政策评估方法中的直觉预测法是指( )
A.德尔菲法
B.时间分析法
C.序列分析法
D.投入—产出分析法
正确答案:D
13.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
A.政府议程
B.行政议程
C.正式议程
D.公众议程
正确答案:D
14.在政策分析方法中饱和抽样属于( )
A.多角度分析法
B.原因层次分析法
C.类别分析法
D.边界分析法
正确答案:B
15.制定政策的政策指( )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正确答案:C
16.价值分析的核心内容是( )
A.过程分析
B.组织分析
C.功能分析
D.理性分析
正确答案:C
17.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
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
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
正确答案:B
21.在下列制度中,能够实现政策规划主体多元化的是( )
A.招聘制度
B.奖惩制度
C.听证制度
D.考任制度
正确答案:A
19.用渐进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终结,以缓冲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渐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减少损失,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20.在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中提出过程模型的学者是( )
A.麦克拉夫林
B.米特
C.史密斯
D.拉宾诺维茨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必要的公共政策资源包括( )
A.财力资源
B.人力资源
C.权威资源
D.信息资源
正确答案:B
22.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从其形式特征看,由( )等构成。
A.党的政策
B.人大立法
C.企业决策
D.行政决策
正确答案:B
23.恰当的公共政策执行的方法包括( )
A.切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方法
B.利用诱因、正确激励的方法
C.上下一般粗的方法
D.耐心说服、正确引导的方法
正确答案:A
24.公共政策问题的边界分析法所包括的具体方法有( )
A.类比分析法
B.饱和抽样法
C.边界估计法
D.类别分析法
正确答案:C
25.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有( )
A.经验主义
B.理性主义
C.逻辑经验主义
D.后现代主义
正确答案:A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6.社会心理承受力与政策能否有效地执行无关。
27.公共政策是政府的相对恒定而持久的决策。
28.成本—效能分析是要估计公共政策的收益(包括具体收益与象征性收益)和公共政策执行所花费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之间的状况。
正确答案:A
29.政策实验的选点必须是在全局中具有典型条件的地方,这些典型条件要带有普遍性。
30.公共政策终结的代价,包括沉淀成本和终结行为本身要付出的代价。
东大22年秋学期《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1国开电大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东大22年春学期《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 )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
A.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
B.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C.政治领袖的政策意向
D.社会公众的政策呼吁
2.“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
A.拉斯韦尔
B.伊斯顿
C.戴伊
D.安德森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社会问题是政策问题的一部分
B.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公众议程
C.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没有任何影响
D.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
4.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的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史密斯模型
5.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了一通,而未被转化为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 )
A.政策表面化
B.政策替换
C.政策缺损
D.政策扩大化
6.“如果反复观察到某种事实,则某个确定的结局将以一个确定的概率发生。”这一论断,属于( )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可行性分析
7.预测性政策评估方法中的直觉预测法是指( )
A.德尔菲法
B.时间分析法
C.序列分析法
D.投入—产出分析法
8.在现在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案的主要主体是( )
A.政府
B.司法机关
C.政党
D.利益集体
9.政策系统内部纵向结构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
A.网状结构
B.塔形结构
C.链形结构
D.群落结构
10.《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一书将公共政策的定量分析技术分为两种类型,即( )
A.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随机分析技术
B.定量分析技术和半定量分析技术
C.非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规划管理技术
D.计算机分析技术和数学分析技术
11.将政策执行看作是一种赛局的模型是( )
A.过程模型
B.循环模型
C.互适模型
D.博奕模型
12.旧的公共政策虽被终止,但公共政策所要实现的功能并不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的公共政策或者其他的工作中,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13.西方国家奉行的“三读”程序属于立法系统中决策程序的( )
A.提出议案环节
B.审议议案环节
C.通过议案环节
D.公布政策环节
14.“国家政权机关或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目的,根据历史条件和当前情况制定的一套措施和办法”是指( )
A.公共政策
B.政策
C.决定
D.决策
15.英国内阁议会制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
A.三权分立制
B.合议制
C.民主集中制
D.合议、三权分立制
16.公共政策的决择实际上就是将有关政策加以( )的过程
A.合理化
B.合法化采纳
C.有序化
D.排列组合
17.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理性分析方法强调( )
A.逻辑推理和精确的数学计算
B.逻辑推理和定性思辩
C.案例分析和定性思辩
D.价值偏好和案例分析
21.旧的公共政策由新的公共政策所代替,但所面对的公共政策问题,所要满足的各种需求基本上没有变。产生的新公共政策或者是方法上的变化,或者是操作程序上的更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旧的公共政策所没有解决的社会问题,实现原定的公共政策目标,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19.当政策涉及相关群体的利益时,受益人是特定的群体,即该项公共政策只向一个或数个受益群体提供利益,而该利益的获得并不使其他特定群体损益。这类公共政策属于( )。
A.分配性的政策
B.调节性的政策
C.自我调节性的政策
D.再分配性的政策
20.涉及由谁采取行动或怎样采取行动的公共政策,属于( )
A.实质性政策
B.分配性的政策
C.再分配性的政策
D.程序性政策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公共政策规划是一个狭义的政策分析过程,其程序包括( )等步骤。
A.政策目标的确定
B.政策方案的设计
C.政策方案的选择
D.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22.政策终结的方式有( )
A.合并
B.替代
C.缩减
D.分解
23.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有( )
A.执政党
B.公民
C.民主党派
D.国家领导人
24.下列哪些属于政策执行的途径( )。
A.法律
B.行政
C.经济
D.说服教育
25.使“集团理论”更加系统化和建立公共政策分析的“集团模型”的学者是( )
A.戴维·伊斯顿
B.戴维·杜鲁门
C.莫斯卡
D.莱瑟姆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6.外部评估的优势在于能方便地掌握公共政策运行活动中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存在利益相关性,评估可能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