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给定材料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20%的
形考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给定材料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可怕的数字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更不应在能源使用上竭泽而渔,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不应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结果。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中央连续提出这个鲜明的概念,正是标志着我们党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思路正在转变,提醒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治理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正是我党在探索建设“和谐中国”道路上通过长期地深入思考,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的优秀成果。
问题试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50分)
要求紧扣资料,条理清楚,具有可行性,不超过300字。
2.[给定材料]
去年,我们以中国西部一个偏远行政村落为个案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田野研究。云乡雍村人均年收入仅6856元,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在全村262户有效农户家庭样本中,共有128户农户家庭认为读书有用,占总体的48.85%;有106户农户家庭认为读书无用,占总体的40.46%。
在子女已完成各阶段教育的农户家庭中,完成教育阶段较高的农户家庭对读书无用性的认同度占比反而较高。其中,子女已完成高等教育阶段学习和已完成高中教育阶段学习的农户家庭,对读书无用论的认同度占比分别高达54%和67.57%。
对读书无用性的认同度中,村庄贫困阶层认同度最高,为62.32%,其次为农村中产阶层(37.24%)、再次为村庄富豪阶层(22.22%),最低的是村庄富裕阶层(17.95%)。如果以收入来划分,家庭年收入处于5万~10万元之间的村庄富裕阶层对读书的有用性抱有最大的认同。
家庭收入结构中越依附于土地收益的农户阶层,认为读书无用的占比越高。
数据表明,家有男孩的农户对于读书有用性认同的组内占比为60.7%,而家有女孩的农户对于读书认同的组内占比仅为43.0%。可见,家有男孩的农户明显更认同读书有用。
农民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有现实基础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定比不读大学的好就业、收入高,农村孩子考上好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少,读书改变命运的功能在变弱,甚至还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种情况多了,读书无用论出现抬头,并不奇怪。
在教育投资无法换得应有的教育回报时,动摇的不仅是他们的信念,更有命运一项对全国近百所高校进行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在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压力下,西部某些贫困大学生已经将眼光投向了服务员、维修工这类职位。
不论是基础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配置失衡,还是“强关系”格局下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薄弱下的就业困境,都为“庠序之灯”黯淡为“读书无用论”在底层社会的流行提供了生存空间。而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一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村民通过市场机制获得了经济上的成功,改变了农民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实现身份转换的传统观念。
在全面深化改革逐步推进的当下,进一步用改革释放教育领域的利益空间和发展空间,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纵向社会流动。只有拨亮教育这盏希望之灯,让教育改变命运有更为厚重的现实基础,“读书无用论”的争议才会消解。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读书无用论”的认识。(50分)
要求认识深刻,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字数不超过350字。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给定材料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可怕的数字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更不应在能源使用上竭泽而渔,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不应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结果。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中央连续提出这个鲜明的概念,正是标志着我们党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思路正在转变,提醒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治理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正是我党在探索建设“和谐中国”道路上通过长期地深入思考,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的优秀成果。
问题试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50分)
要求紧扣资料,条理清楚,具有可行性,不超过300字。
2.[给定材料]
去年,我们以中国西部一个偏远行政村落为个案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田野研究。云乡雍村人均年收入仅6856元,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在全村262户有效农户家庭样本中,共有128户农户家庭认为读书有用,占总体的48.85%;有106户农户家庭认为读书无用,占总体的40.46%。
在子女已完成各阶段教育的农户家庭中,完成教育阶段较高的农户家庭对读书无用性的认同度占比反而较高。其中,子女已完成高等教育阶段学习和已完成高中教育阶段学习的农户家庭,对读书无用论的认同度占比分别高达54%和67.57%。
对读书无用性的认同度中,村庄贫困阶层认同度最高,为62.32%,其次为农村中产阶层(37.24%)、再次为村庄富豪阶层(22.22%),最低的是村庄富裕阶层(17.95%)。如果以收入来划分,家庭年收入处于5万~10万元之间的村庄富裕阶层对读书的有用性抱有最大的认同。
家庭收入结构中越依附于土地收益的农户阶层,认为读书无用的占比越高。
数据表明,家有男孩的农户对于读书有用性认同的组内占比为60.7%,而家有女孩的农户对于读书认同的组内占比仅为43.0%。可见,家有男孩的农户明显更认同读书有用。
农民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有现实基础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定比不读大学的好就业、收入高,农村孩子考上好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少,读书改变命运的功能在变弱,甚至还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种情况多了,读书无用论出现抬头,并不奇怪。
在教育投资无法换得应有的教育回报时,动摇的不仅是他们的信念,更有命运一项对全国近百所高校进行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在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压力下,西部某些贫困大学生已经将眼光投向了服务员、维修工这类职位。
不论是基础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配置失衡,还是“强关系”格局下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薄弱下的就业困境,都为“庠序之灯”黯淡为“读书无用论”在底层社会的流行提供了生存空间。而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一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村民通过市场机制获得了经济上的成功,改变了农民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实现身份转换的传统观念。
在全面深化改革逐步推进的当下,进一步用改革释放教育领域的利益空间和发展空间,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纵向社会流动。只有拨亮教育这盏希望之灯,让教育改变命运有更为厚重的现实基础,“读书无用论”的争议才会消解。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读书无用论”的认识。(50分)
要求认识深刻,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字数不超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