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家( )提出要以“教学法 ”的 名称代替“教授法”。
A.梁漱溟
B.陶行知
C.张志公
D.吕叔湘
2.经过初步生字教学,学生对汉字这一复合刺激物的字形轮廓建立了模糊的暂时联系,这是掌握字形的( )
A.初步分化阶段
B.泛化阶段
C.精确分化阶段
D.巩固阶段
3.为了规范普通 话 语音,国务院于( )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A.1949年
B.1939年
C.1958年
D.1978年
4.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后人推断是( )代人的作品。
A.唐
B.宋
C.秦
D.明
5.按( )为标准,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讨论、演讲、辩论、参观、访问、调查、表演等。
A.活动形式
B.课题性质
C.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D.资源利用情况
6.( )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 ,称“癸卯学制”。
A.1904年
B.1908年
C.1903年
D.1949年
7.五四运动前后,由( )提出要以“教学法”的名称代替“教授法”。
A.梁漱溟
B.陶行知
C.张志公
D.吕叔湘
8.( )就是研究者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情况作分析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A.实地观察法
B.现状调查法
C.历史比较法
D.访谈法
9.按( ),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国际理解、环境教育、信息教育、福利教育。
A.活动形式
B.课题性质
C.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D.资源利用情况
10.在五四运动前后,( )提出要以“教学法”的名称代替“教授法”。
A.梁漱溟
B.陶行知
C.张志公
D.吕叔湘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语文学习方法指导模式包括
A.讲授模式
B.渗透模式
C.交流模式
D.诊疗模式
12.部件析形识字法就是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独特的汉字教学过程( )
A.看字形整体,分析字形结构
B.根据字形结构确定不同的部位
C.分析出部件
D.将部件组合成整体
13.属于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的特点的有
A.整体性
B.主体观
C.实践观
D.多样化
14.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 ”为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听说读写
15.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有
A.文献研究法
B.实地观察法
C.现状调查法
D.历史比较法
16.思维的批判性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
A.能够听明白对方所说的话
B.边听边思考,能分辨别人说话中的明显错误
C.根据对象、材料,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D.能够将对方的话语转换成自己的话语
17.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是( )
A.阅读是一种生活状态
B.学生是阅读的真正主体
C.阅读过程是个性养成与表达的过程
D.阅读教学是以文本为载体的主体对话过程
E.阅读是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过程
21.小学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具体是( )
A.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B.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C.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D.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19.完整的口语交际活动,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构成要素( )
A.交际主体
B.交际载体
C.交际的环境
D.交际客体
20.依照联合国救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精神,在走向新世纪的时候,主要应确立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
A.学会认知,获得理解能力
B.学会做事,获得操作能力
C.学会合作,获得与人相处能力
D.学会生存,获得发展能力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写想象中的事物”;“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提出的新要求。
22.新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有所降低,对汉语拼音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位。
23.按资源利用情况,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文字类、口语类、图表类、实物类、体验类等。
24.言语知觉阶段主要是对分析出的意思进行记忆或利用分析出的意思进行思考,进行应答。
25.口语交际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听话的心理过程。
26.听的理解力是对听觉感受到的语言信息进行分析、综合、领会的能力。
27.审美悟道型注重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主张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语文课中的美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用课文中的美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8.审美悟道型是感知体验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之一。
29.20世纪初期,语文单独设科以后采用分散识字教学法,基本方法是随课文识字。
30.语感品味型是十分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教师感情充沛、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震撼力量。师生关系融洽,教学配合默契,强调教学中人的情意因素的作用。
31.口语交际是指以书面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
3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表述的是小学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总体目标。
33.2001年制定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口语交际”,但是对“交际”所具有的互动的特点强调得还不够,在具体表述时仍然是将听和说分开的。
34.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
35.学生阅读面的阔看主要是指学生要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来开阔学生的眼界。
36.口语交际课必须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进行,它具有情境性。
37.《凡将篇》属于经学教材的代表作。
38.斯霞老师进行的分散识字法提出要遵循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并且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39.扎实的口语交际过程,应该兼容并蓄,打通课内课外的壁垒,把学生各种时间、空间获得的经验唤起、激活。
40.2001年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并且具体规定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东师小学语文教学论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国开电大历年参考题目如下: